熟悉和陌生

每天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熟悉和陌生之间,早上在熟悉的闹钟里醒来,做着熟悉的事情,穿衣,洗脸,刷牙,跟狗狗说再见,出门,上班。但偶尔也有意外,比如睡过头了,那这一切都会打乱,有些步骤会省略,有些步骤会加快速度去完成,这应该也算是一种陌生吧。在熟悉的环境中,我们容易失去激情,我们会慢慢的忽视身边本来重要东西。在陌生的环境中,我们会不安,会惊恐,精神会高度的集中,他虽然有可能充满危险,但我们骨子里是愿意去冒险的。在熟悉的环境中,我们会更容易犯下错误,因为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可以弥补的,在陌生的环境中,我们会做事更小心翼翼,不轻易让自己出错。每天早上醒来,熟悉了她在我身边,可突然有一天睁开眼,发现身边没有人了,这时候我会感觉失落,熟悉的东西一下子消失了。只是慢慢的,这种陌生又开始变得熟悉起来。

一篇胡言乱语,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仅以此文纪念已逝去的8周年。

八荣八耻,今天你学了吗?

每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些标致性的话语让大家永久的记住,记得开始的时候,咱们的口号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再后来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再后来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再后来也许会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代代表,再往会是什么呢?看着这句话越来越长,可以看出社会的变革。记得前几天江泽民文选出版的时候,全国各地发行的效率之高,是我见过的GCD办事最快的一件,发行当天基本上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拿到书了,不知道办其它事情能不能有这样的效率。

昨天同事的小孩又到公司来玩,当然作业也会一起带过来做。作业是办2张报纸,其中一张就是八荣八耻,一下子觉得自己好没觉悟,连小学3年级的学生都在认真学习这个东西了,我居然连他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办报纸除了要写出这16条外,还要写心得体会,还要举例子来说明,这感觉完全像是党员在做思想政治报告,不知道对于几岁的小孩,他们对这个东西能有什么概念呢?他们能写出什么样的心得体会?记得前段时间学习三个代表的时候,在一政府机关办公室里看到,一面墙上贴满了很多人的心得体会,少的也是五六页,多的上十页,看起来大家认识都非常的深刻,其实这些东西有多少是来自于GOOGLE,百度,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简单修改编辑,洋洋洒洒的和篇文章也就出来了。同事小孩的作业的素材同样来自于家长,来自于网络搜索。现在的素质教育,我真看不出来体现在哪里。

高温,心情却无比平静。

重庆遭遇了几十年不遇到的特大干旱,高温持续了好长时间,感觉整个世界都被晒干了一般。
记得前些天去江北办事,看到路边今年新栽的树被活活晒死了,树干干枯,有些树的树干甚至从中间直接裂开了,足见太阳的威力是何等的巨大,感觉生命是如何的不堪一击。 不过有些树仍然保留着点点绿叶,似乎是在向太阳示威一般,不知道他们能撑多久,只是希望早点下雨,让这些绿色可以更绿。这几天上班基本上不出门,每天呆在空调房里,远远的看着外面,骄阳似火,我的心里却是平静似水,因为没有风来吹起任何的涟漪,平静得自己都觉得有点可怕,我想那是因为受过伤过后的自我封闭,因为害怕再受到任何伤害,所以不让任何的风再吹过我心里的那片湖,也许有一天这堵墙会被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慢慢推倒,甚至可能会在倾刻之间倒塌,只是那时候的自己会变得更理智,这种理智会让我得到很多,同时也会让我失去很多…..有些事情我们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选择。